
手機號碼:13810615661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168號朗琴國際大廈B座603室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肉減少癥相關因素研究 | ||||||||||||
|
||||||||||||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T2DM患者肌肉減少癥(簡稱肌少癥)的患病率,探討其相關影響因素。方法選取年齡≥60歲住院T2DM患者541例,檢測臨床生化指標及人體成分分析,根據生物電阻抗法檢測的四肢骨骼肌含量計算骨骼肌質量指數(ASMI),將患者分為肌少癥組(n=68)和非肌少癥組(n=473),比較兩組相關指標,分析合并肌少癥的影響因素。結果老年T2DM患者肌少癥患病率為12.6%,肌少癥組男性年齡大于非肌少癥組,BMI、內臟脂肪面積(VFA)、骨礦物質含量(BMC)、ASMI均低于非肌少癥組,而體脂百分比(PBF)僅肌少癥組女性降低顯著(t=3.486,P<0.05)。除UAER外,兩組間生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ASMI與BMI、VFA、BMC呈正相關(P<0.05),與年齡、UAER呈負相關(P<0.05)。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排除VFA、PBF、UAER等因素,年齡、BMI、BMC是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肌少癥的影響因素(P<0.05);BMI、BMC是老年女性T2DM患者合并肌少癥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肌少癥是T2DM患者常見慢性并發癥,年齡增長、BMI及BMC降低是老年男性患肌少癥的危險因素;而老年女性BMI、BMC越低,肌少癥患病風險越高。為預防肌少癥,老年T2DM患者除評估肌肉含量外,應重視體脂和BMC的檢測。
關鍵詞:糖尿病,2型,肌肉減少癥,骨骼肌質量指數,體脂,骨礦物質含量
點擊文件下載,可閱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