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13810615661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168號朗琴國際大廈B座603室
油品摻假
應用油品鑒定儀紅外光譜技術判定摻假現象
因橄欖油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近年來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追捧。但是隨著特級初榨橄欖油的高需求和隨之而來的高價,橄欖油摻假已經成為歐盟農業欺詐問題的大來源,很多情況下,客戶購買到的都是低級別的橄欖油或植物油。
今天我們就來用油品鑒定分析儀的紅外光譜技術區分不同類型和級別的食用油。根據光譜數據的主成分分析(PCA)和使用邊界與PLS回歸模型結合的分類系統,準確地確定特級初榨油樣品是否與植物油混合(摻假)。
樣品制備及測量
樣品制備
將樣品穩定至室溫,用吸管滴至ATR檢測晶體表面。
檢測儀器
油品鑒定儀
品牌:德國C-line
型號:IRS1200
測量過程
將1ml油樣置于光譜儀的ATR晶體上,每個樣品測試3次,2次測試使用相同的背景掃描。ATR晶體窗口的清潔由按1:1配比的IPA/乙醇溶液完成。
該光譜儀基于集成到軟件中的校準文件(模型)和軟件分類的相關信息(樣品純-良品或摻假-警告)對光譜進行分析。結果將在一個非常簡單的表中顯示給用戶,其中包含產生的類別。軟件界面和測量過程非常簡單直觀,不需要任何專門的技術。
實驗結果分析
紅框表明了食用油的主要特征譜峰
• 1748cm-1 C=O 鍵脂肪酸羧酸功能團
• 1163cm-1 C-O 鍵脂肪酸羧酸功能團
• 1465cm-1 CH2 鍵脂肪酸亞甲基功能團
藍框表明了食用油中的次級譜峰
• 1373cm-1 CH3 鍵脂肪酸alpha末端
• 主成分分析模型(PCA)清晰的顯示了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其他油品的差別
• 利用產品營養成分說明中標明的脂肪酸油酸比例的標準來測試油品是否混合
• 特級初榨橄欖油含量80%,菜籽油含量60%,葵花籽油含量30%
• 擬合模型的R方值為0.94,RMSE值為5.4%
• 利用PLS模型建立數據控制限能夠很好的監測油品是否摻假
• 將特級初榨橄欖油和葵花籽油混合后測試得到36%的油酸含量